在怀宁县高河镇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,他们曾身着戎装,保家卫国;如今脱下军装,扎根基层,带领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。他们,就是被乡亲们亲切称为“兵支书”的退役军人。近年来,高河镇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参与村(居)治理的新模式,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,激发退役军人的潜能,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“领头雁”和“排头兵”。
精准选拔,让“好苗子”脱颖而出
为了选拔出真正有能力、有担当的退役军人担任村(居)干部,高河镇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机制。通过广泛宣传、组织推荐、个人自荐等方式,将那些政治素质高、工作能力强、群众基础好的退役军人纳入视野。同时,注重对候选人的综合考察,包括思想政治表现、工作经历、专业技能等方面,确保选拔出的“兵支书”能够胜任基层工作。在高河镇新山社区,服役12年的退役军人李敏曾在“辽宁号”航母上服役,2014年退役回到家乡,凭借着在航母上学来的优秀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,在社区的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一名“兵支书”。他上任后,迅速投入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,积极协调解决市民的实际问题,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。
系统培养,提升“兵支书”综合素质
为了让“兵支书”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,高河镇组委加强了对他们的培训培养。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,邀请专家学者、优秀村干部进行授课,内容涵盖党的理论、乡村振兴政策、基层治理方法、农业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,帮助“兵支书”拓宽视野,提升能力。此外,还通过外出考察学习、现场观摩交流等方式,让“兵支书”们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,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。陶亭社区的“兵支书”张三红2024年7月选派到上海学习城市社区先进经验,深受启发,回到社区后,积极推动党建引领,打造“红色物业”,辖区内“星河一品”小区获得省级“皖美红色物业”示范小区表彰,社区党组织获得“怀宁县五星级党组织”表彰。
放手使用,发挥“兵支书”示范引领作用
“兵支书”们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着重要使命,高河镇党委政府充分信任他们,放手让他们在工作中施展才华。在产业发展方面,鼓励“兵支书”结合当地实际,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道路,带领村民增收致富。在粉铺村,“兵支书”丁伯根大力推动闲置土地流转利用,将零散土地整合连片,盘活“沉睡资源”,引入能人、企业合作,把闲置土地从“包袱”变成“财富”。在基层治理方面,“兵支书”们充分发挥军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,积极参与矛盾调解、环境整治、疫情防控等工作,成为了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。
退役军人变身“兵支书”,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,也为退役军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高河镇所辖23个村居中,目前“兵支书”、“兵委员”、“退役军人后备干部”共计43人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退役不褪色、离军不离党”的忠诚与担当,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未来,高河镇将继续加大对退役军人村干部的支持和培养力度,让更多的“兵支书”在城市社区治理、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建功立业,谱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建功基层的动人篇章。
(王小平)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